發布時間:2025-01-16 12:20:02 作者 :極線光學網 圍觀 : 0次
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正透鏡光學作用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正透鏡光學作用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透鏡和反光杯的光學效果、應用區別:
透鏡出來的效果一般沒有副光斑,光形比較漂亮,因為采用TIR設計,出光效率比較高。
透鏡是用透明物質制成的表面為球面一部分的光學元件,鏡頭是由幾片透鏡組成的,有塑膠透鏡(plastic)和玻璃透鏡(glass)兩種,玻璃透鏡比塑膠貴。通常攝像頭用的鏡頭構造有:1P、2P、1G1P、1G2P、2G2P、4G等,透鏡越多,成本越高。因此一個品質好的攝像頭應該是采用玻璃鏡頭的,其成像效果要比塑膠鏡頭好,在天文、軍事、交通、醫學、藝術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。
LED 透鏡主要的材料為 PMMA,他的可塑性好、透光率高(高達93%),缺點是耐溫比較低,只有90度左右。二次透鏡一般都是內全反射設計(簡稱TIR),透鏡的設計在正前方用穿透式聚光,而錐形面又可以將側光全部收集并反射出去,而這二種光線的重疊就可得到完美的光線利用和漂亮的光斑效果。TIR 透鏡的效率可達到90%以上,主要應用于小角度燈具(光束角<60°),例如射燈、天花燈。
反光杯
反光杯是指用點光源燈泡為光源,需遠距離聚光照明的反射器,通常杯型,俗稱反光杯。
通常 LED 光源發光角度為120°左右,為了實現想要的光學效果,燈具有時會用反射器來控制光照距離、光照面積、光斑效果。
金屬反光杯:需沖壓、拋光工藝完成,有形變記憶,優點是成本低,耐溫,常用于低檔照明要求的燈具。
塑料反光杯:一次脫模完成,光學精度高,無形變記憶,成本適中,常用于溫度不大高的中高檔照明要求的燈具。
透鏡有凸透鏡和凹透鏡兩種。
初中物理講了兩種透鏡,即凸透鏡和凹透鏡。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,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凹透鏡。
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,因此凸透鏡又叫會聚透鏡,照像機,幻燈機,的鏡頭都是凸透鏡。凹透鏡又叫發散透鏡。
透鏡是光學器件,它的主要作用是改變光線的傳播方向。當光線通過透鏡時,會發生折射現象。這是因為光線在通過兩種不同介質的交界面時會發生折射現象。透鏡的形狀和位置會影響光線的折射角度,從而改變光線的傳播方向。
用凸透鏡測量透鏡焦距方法有三種,各有優缺點 1、物像法,比較方便,但是粗略,p、p‘不易測準,因為透鏡光心和其夾具塊上讀數標志的位置可能不一樣。
2、位移法比物象距法準確,因為它測的是透鏡位置的相對位移量,可以避免物象距法的測量誤差。但是比較繁瑣。
3、自準直法較準確,常用于光學儀器的調節過程。
自準法測凸透鏡焦距的缺點是:測透鏡光心的位置不易確定,及滑塊刻線與屏不共面。實際上滑塊刻線與屏不共面的現象總是存在的,所以焦距的測量總是會存在不小的誤差。凸透鏡是根據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。凸透鏡是中央較厚,邊緣較薄的透鏡。凸透鏡分為雙凸、平凸和凹凸(或正彎月形)等形式,凸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故又稱會聚透鏡,較厚的凸透鏡則有望遠、會聚等作用,這與透鏡的厚度有關。遠視眼鏡是凸透鏡。
凹透鏡所成的像總是小于物體的、直立的虛像,凹透鏡主要用于矯正近視眼。近視眼主要是由于晶狀體的變形,導致光線過早的集合在了視網膜的前面。
凹透鏡則起到了發散光線的作用,使像距變長,恰好落在視網膜上了。
凹透鏡成像的幾何作圖與凸透鏡者原則相同。
從物體的頂端亦作為兩條直線:一條平行于主光軸,經過凹透鏡后偏折為發散光線,將此折射光線相反方向返回至主焦點;另一條通過透鏡的光學中心點,這兩條直線相交于一點,此為物體的像。擴展資料凹透鏡對光有發撒作用,實物無法成實像,所以借用凸透鏡測量的方法,光路復雜,同時由于存在視深,像的清晰度也不易判別,所以測量凹透鏡焦距的誤差比較大,但如果要在原有實驗條件的基礎上提高測量精度。
就必須對上述實驗方法加以改進,因人眼本身對光強反映是非線性的,人眼的局限性決定了憑眼睛很難看出確切的成象位置,所以要提高測量精度,首先就要避免用人眼直接對象的清晰程度作主觀判斷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正透鏡光學作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正透鏡光學作用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